|
||||||||||||||||
|
有些人很美麗/琉璃 《前一篇 | 回她的日記本 | 後一篇》 輸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/悲情的城 |
智慧父母教育孩子的三法則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: 一是事事管、時時管,做了很多事, 效果卻不好;二是什麼都不管, 什麼都不做,放任自由,不聞不問, 結果更不好; 三是也管但不全管,做得不多.但都切中要害, 孩子成長一帆風順。
失之偏頗,並不可取。 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“有所為有所不為”, 更明確地說,只做三件事。
◤第一件事: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◢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。 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好,對孩子的教育 就容易成功; 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,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。 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,其關鍵在於“定位”:
◆ 1、不當“法官”,學做“律師”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, 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“法官”, 這是很危險的。
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, 不瞭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。 而瞭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 其自尊,維護其權利,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。
瞭解其內心需求,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。
在人生競技場,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。
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“裁判”,而應該給予 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, 即“啦啦隊”的力量。 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, 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。 父母做孩子的“啦啦隊”, 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,還要引導孩子 正確面對失敗,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。
◆ 3、不當“馴獸師”,學做“鏡子”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, 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映 來認識自己,這時父母的“反映” 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。
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“權威”, 轉而和父母溝通。 教育是三分教,七分等。 “等一等”是很有用的。 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,不管它, 很快就會沒事,若總去搔它, 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。 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, 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, 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。
停下來,等一等,給孩子傾訴的機會, 和孩子有效地溝通, 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。
◤ 第二件事: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◢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, 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。 父母如果不重視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, 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。
◆ 1、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。 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, 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, 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。 大量事實證明, 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,可以主宰人的一生。 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。
習慣是個大問題,是大智慧。 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, 其主要原則是: 低起點,嚴要求,小步子, 快節奏,多活動,求變化,快反饋,勤矯正。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,決定在一個月。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, 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。
◆ 3、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, 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, 否則, 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。 人格品質,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。 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 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。 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 具體操作上來。
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,習慣影響人格, 人格更會影響習慣。 正派、誠實、責任心、愛心、合作精神、 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。
◤ 第三件事: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◢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、 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, 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正訪問著一位已退休的老師 (因為她的孩子相當優秀, 而且這位老師也引導調教出 不少傑出的學生成為社會上 有貢獻的人才), 其中的一段訪問最吸引我的是 [陳老師在孩子剛週歲左右, 她就塑造一個學習的環境, 陪伴她的孩子去探索學習. 例如:陳老師在孩子年幼時, 她會自己作繪本, 寫一些她們家的日常生活記趣給孩子讀, 等到她的孩子小一開始, 就會自己寫故事畫繪本 記錄自己的故事或想法等等之類....., 這段訪問很激勵我, 因為父母的以身作責與投入陪伴其學習, 正是引導孩子學會自己學習的重要關鍵.
◆ 1、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,任其瀟灑; 亂管瞎管,種瓜得豆; 嘮叨數落,肆意打罵; 代替包辦,製造“機器”…… 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, 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。
背後一定有原因: 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? 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? 是沒有良好的學習步驟? 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“玩中學習"的樂趣?........ 父親的天性? 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 是他自己的事情……找到背後的 原因,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。
◆ 2、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, 通常不是父母不夠嚴格要求, 而是不好的環境 和習慣阻塞了孩子的興趣。
質疑、感恩、發奮、發憤等 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。 而對於孩子來說,所謂競爭 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。 心情、開竅、暗示、遐想、 砥礪、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。
“時間表”,但也有步驟, 比如建立目標、控制情緒、 磨鍊意志、 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◆ 3、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“愛學”是“會學”的前提, 而“會學”是“愛學”的保證,“會學”才能“學好”。 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, 如:按計劃完成、認真寫字、 慢慢看課本、整理錯題、隨手筆記、 無私幫助同學、高效率考試、 自由自在地作文等。
|
有些人很美麗/琉璃 《前一篇 | 回她的日記本 | 後一篇》 輸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/悲情的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