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樓老闆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
作者:賴雅淳 財經雜誌:Money+理財家
每個人一生中多少都會跟銀樓打交道,至親好友喜獲麟兒,會去銀樓挑金飾慶賀;自己的人生大事,訂婚、結婚戒指、項鍊也要去銀樓挑選;金價大漲、想變現賺差價,手頭吃緊、想靠珠寶首飾周轉,都要上銀樓。
但可不是所有銀樓都童叟無欺,如果不懂得許多交易「眉角」,就會被當成冤大頭,在跟銀樓老闆過招前,務必仔細閱讀以下銀樓老闆可能會使出的10 種招數,見招拆招,幫自己看緊荷包。
1.只說是99.99純金 不保證純度可能不夠
在選購黃金飾品時,老闆都會掛保證說是99.99 純金(專業術語為「成色」),或是在飾品刻上99.99 印記,但也有可能是鍍金、包金或是銅金,部分彌月金飾為了增加硬度,也會添加其他金屬,造成含金量不足。
是否為純金,無法用肉眼辨識,為了避免買到「不純」的黃金飾品,最好選擇店面大、產品多樣的銀樓,代表流通性高,信用較佳,買到「不純」黃金的機率就比較低。所以在購買前可以先在店門口觀察再進去與老闆過招。
2.只說工資最便宜 不說其實還有殺價空間
金飾的售價,除了要看黃金重量,還要加上「工資」。前者價格較透明,每天有所謂的牌價,也就是1 錢重量的售價,雖然南部、北部銀樓牌價不同,但差距不會太大,因此業者多半利用比較不透明的「工資」多賺一筆,買金飾時絕對要針對這部分討價還價。
但是究竟能砍多少?要看你要買的飾品。例如想買黃金項鍊,可以先去銀樓挑款式,問重量,再請老闆報工資,然後多跑幾家銀樓,詢問同樣重量的黃金項鍊工資多少,就能知道各銀樓工資的價差。
3只談品牌價值 不說工資設計費高得嚇人
每條項鍊、耳環、戒子的工資不同,一般飾品與品牌金飾的工資也不一樣。以某日牌價賣出價1 錢3,550 元為例,在品牌店購買1.9 兩的黃金項鍊,價格為14 萬8,880 元,但沒有品牌的可能只要7 萬元(3550 元×19 +數千元工資),這個差距就是品牌業者所謂的設計費用。
業者將品牌的廣告宣傳等行銷費用算在售價上,但當你把金飾回賣給業者時,老闆只會計算黃金重量,並不會因為這個金飾有品牌,就用高價回收,也不會把你之前付的工資、設計費給加上去。
4.強調限量款賣完就沒了 不說別家也買得到
很多準新娘到銀樓購買黃金結婚套組(包括項鍊、耳環、手環、戒指)時,老闆都會強調:「這是限量款,賣完就沒了。」其實黃金因延展性高,可以做成各種造型,自然仿冒的也多,熱賣款式幾乎各家銀樓都有賣,真正限量款並不多,只要多跑幾家就能買得到。另外,南部、北部銀樓的買進、賣出價格會有落差,南部銀樓因店租低,售價較便宜,但回收價北部比南部高,內行人就會「南買北賣」賺價差。
5只說金價會漲催促付訂金 沒說走勢誰也看不準
當你猶豫不決要不要買時,老闆都會說:「你今天買比較便宜,明天金價上漲會比較貴,喜歡可以先付訂金,我幫你保留,就算明天漲價,我還是用今天的售價賣給你。」其實明天金價是漲是跌老闆根本不知道,因為連黃金分析師也看不準金價走勢,所以千萬不要一時衝動付訂金,以免買貴了。
另外,買了金飾就要立刻帶回家,不要讓店家替你保管,因為難保店家不會「掉包」,或是在金飾上動手腳。
6.重量標示可能騙人 最好重新秤重再購買
在買賣黃金飾品時,如果你只問這條項鍊多少錢?老闆就會拿起計算機隨便按一按報價給你。你應該這樣問:這條項鍊多重?工資多少?然後請老闆按照今天的牌價一筆一筆的計算給你看,才不會吃虧。
而且最好把金飾真的放在秤上面重新秤重,看看老闆有沒有謊報重量?如果怕老闆在秤上面動手腳,付錢之後,要請老闆在保證卡上寫上重量,並且蓋上店章,這樣回賣時就有憑有據,不怕老闆不認帳。購買時店家拒絕重新秤重,或是連秤都沒有,就別跟他買了。
7只說珠寶鑽砂很漂亮 沒說回收時要扣掉裝飾重量
有些黃金飾品上面會添加人工寶石、水晶,或是噴上鑽砂提高飾品的變化度,增加重量,而老闆通常會強調經過特殊處理,加收較高工資。
但是等你把黃金飾品拿回銀樓賣時,老闆會先拿掉人工寶石、水晶,再去秤重,這樣一來買進的重量和賣出的重量就有差距,賣出價會比買進價低很多。因此,購買黃金飾品時,不要挑選有裝飾或太多花樣的金飾,最好能一體成型,這樣比較能買到「貨真價實」的黃金飾品。
8.保證高價回收不扣重量 卻藉故亂扣重量
買黃金飾品的好處就是能保值,還能趁著金價走揚賣掉賺一筆。但是銀樓收購有個不成文規定,就是回收時要先扣3~ 5% 的耗損重量,因為黃金飾品配戴過後,或多或少會比剛買時還要輕一點,且舊金回收後,工廠要熔掉打造全新飾品時也會損失一些重量。
不過,有些銀樓老闆卻喊出「不扣重量還加價收購」,把消費者先哄上門,然後再以純度不足等各種理由,扣掉超過5% 的重量,讓消費者賣便宜了。所以賣金飾時,也要多跑幾家銀樓比賣價。
9只說舊金可以換新金 沒說舊換新不見得划算
除了加價回收之外,有的銀樓還會號稱可以用舊金換新金,但別高興太早,因為銀樓老闆可能是低價回收舊金,然後用高價賣新金給你,也就是消費者要再貼錢才能拿到新黃金飾品。
舉例來說,某銀樓1 月12日的牌價賣出價1 錢為3,540元,回收價3,190 元,假設你的舊金是1 兩(即10 錢)重,回賣價為30,305 元(扣掉耗損重量5%,等於3,190×10 錢×95%),但是同樣重量的新黃金飾品不含工資的售價就要35,400 元(3,540 元×10 錢),等於至少要多付5,095元,才能以舊金換新金。
10.只說租比買還要划算 沒說退租時會找藉口刁難
經濟不景氣,很多銀樓老闆看準新人能省則省的心理,推出「出租」黃金套組的業務,強調租比買還要划算,有的甚至號稱每組租金只要500 元,就能讓你帶走黃金項鍊、耳環、手鍊、戒子。但其實租金500元,你付的押金卻是整套套組的售價。
例如一組黃金套組售價5 萬元,你要先付5 萬元及500 元押金,有的黑心老闆會在磅秤上動手腳,租的時候套組比較重,退租秤重時卻以重量減少為理由,要你補貼減少重量的金額。
我的咖啡奇緣---謝金河
我不是咖啡迷,不常在辦公室,經常是助理從7-11帶回一杯熱拿鐵,平時品嚐咖啡也是隨遇而安。遇到喝咖啡的場合,我都是加入一些牛奶,但不加糖,但這些喝咖啡的習慣,最近卻被顛覆了。
大約一個多月前,一個周日中午,剛爬完七星山,吃過中飯,朋友提議去喝咖啡,於是,他就帶領著我到菁山路,靠近仰德大道的一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「吉佳咖啡」。吉佳的陳老闆一眼就看出我是誰,就因為這個因緣際會,我上了一課很重要的咖啡課。
在咖啡廳坐定,陳老闆就教我如何喝咖啡,他說咖啡不在價格高低,在咖啡豆是否新鮮。他說喝到新鮮咖啡就跟喝果汁一般,一入口會有一些果酸,但入口後會產生回甘,再由甘變甜,口感會愈來愈棒,因此,喝到新鮮的咖啡就跟喝果汁一般,什麼都不必加,喝黑咖啡最好,這個觀念與昌吉街賣豬血湯附近一家一個小夥子開的「黑湯咖啡」很相近。
陳老闆說,一般人喝咖啡會加糖,加奶精,那是因為咖啡豆已不新鮮,已經氧化了,因此,會愈喝愈苦,只好用糖、奶精來蓋掉這個苦味。我問他說,為什麼他賣上等的牙買加藍山大杯350元,小杯250元,一般咖啡連鎖店卻賣一杯卅元,差別在那裏,他不假思索地就說這是已過了新鮮品味期的咖啡豆。
經過這個指點,我終於了解,喝咖啡貴在咖啡豆經過烘焙出來後是不是在兩周內喝完,我在陳老闆店內買了半磅牙買加藍山,也買了半磅綜合咖啡,回家試了一下,確有很大差別,當然兩者價格相差近10倍。這時我才知道我們在外頭喝的咖啡價差差別那麼大,原來是咖啡豆的差別。
我的喝咖啡奇緣第一課就從此開始,另一個顛覆過去習慣的新觀念是,喝新鮮咖啡對身體幫助很大,喝不新鮮的咖啡對身體傷害很大,最令我震驚的是,陳老闆告訴我說,喝到新鮮咖啡,不但不會睡不著覺,反而更好睡。
過去,我在晚飯後從不喝咖啡,上周四、五,我在餐廳請朋友吃飯,飯後我請廳房用吉佳的咖啡豆沖煮出來的咖啡跟朋友共享,為了證明陳老闆的觀點,我連續在十點鐘左右各喝了一大杯黑咖啡,回到家仍然很好睡,證明了陳老闆此言不差。
從喝咖啡,我有了一個新體驗,那就是喝咖啡、喝茶、喝紅酒最後的道理都一樣。另一個是吃最重材,像一般平價牛排館,可能賣一客100元,或150元的牛排,但是上等牛排如神戶牛排,可能一客要3000元以上,價格拉很大。一般到自助餐店買一條魚,也許50元,但是到上等日本料理煎一尾「紅喉」可能要1千多。同樣是魚,價格大不相同,喝咖啡也是一樣,吃東西,食材最重要。
最近我看到一則外電報導說,每天一杯咖啡長壽機率高,這項研究是調查希臘愛琴海以東的伊卡里西島,調查島上65到100歲的老年人,他們每天喝4到5杯咖啡
結果有3分之1以上的人可以活到90歲,這個島上癌症患者比西方國家平均人數少20%,比西方國家患心臟病的人少50%,而且從不存在老人癡呆的問題。結論是:希臘長壽島百歲老人秘笈:每天一杯濃咖啡,看起來喝咖啡好處不少。
現在我慢慢學會品嚐咖啡,每天早上帶一壼新鮮咖啡,什麼都不加,除了咖啡香,還有神清氣爽的感覺。
話說 有個富翁 因年邁體衰 已然不舉...![](http://img.i-part.com.tw/images/feelings/feelings_5.gif)
可是 還是性好漁色...![](http://img.i-part.com.tw/images/feelings/feelings_22.gif)
屢屢召妓..樂此不疲....
但心想 總是付了那麼多摳摳...
總不能只是摸摸啊 所以呢...
富翁都用腳大拇指去OOXX...
而平常去的小姐也都司空見慣了...
習慣了這樣的性服務....
就這樣過了一陣子....
富翁覺得腳 癢癢的...
就跑去看醫生啊....
診療的結果...
富翁的腳大拇指得了 梅毒...![](http://img.i-part.com.tw/images/feelings/feelings_13.gif)
富翁一聽 火冒三丈 氣的不得了....
直咒罵不知道是哪個死沒人哭的小姐
不乾不淨 還敢來賺我的錢....
正當富翁罵個不停時...
醫生這時開口了....
唉....腳姆指受到病毒感染
得到梅毒 還可理解...
早上來位小姐 私處那
得了香港腳 才令我百思不解
到底是從那裡傳染來的....![](http://img.i-part.com.tw/images/feelings/feelings_17.gif)
等醫生說完...
只看富翁悶不坑聲的 悻悻然離去....
老伴不能只有一個!
過去,「老伴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,是孩子的爹娘,如今,社會價值觀在演變,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,「老伴」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「老來作伴」的親朋好友,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,期盼能成為您的老伴。
我們的周遭還有不少鎮日唉聲嘆氣、走不出家門的銀髮長輩,自從兒女成家、自己也進入退休生涯後,突然之間,日子捲入了日復一日、單調又無趣的空虛與單調。
其實,銀髮族也該對未來二、三十年的黃金歲月做生涯規畫。年輕的時候,生涯規畫著重在工作規畫、財富規畫、親情規畫、成長規畫,比較無法兼顧健康規畫、休閒規畫、社會服務規畫。退休後,健康規劃成了首要目標,然而,多數人仍疏忽休閒規畫、社會服務規畫。
簡而言之,「生涯規畫」是需要終生進行的,只是在不同階段需要做優先順序的調整,而「老伴」這個概念,對進行生涯規畫的銀髮族而言,也需要做更開闊的思考。
哪些人可能成為你的老伴呢?
1. 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。
2. 家中的兒女和孫姪輩的年輕人。
3. 過去的同事、同學。
4. 社區的鄰居。
5. 成長課室的學員。
6. 宗教團體的教友。
7. 來探望的社工員或志工。
花個 5分鐘,列下目前相處中「老伴」的數目,如果至少有20位,表示您的銀髮生涯「非常充實」。
如果至少有10 位,表示您的銀髮生涯「相當充實」。
如果只有5位左右,那麼一定要有危機意識,因為銀髮生涯「不夠充實」,日益退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。
「每天早上醒來,想到大伙兒要去『玩』,就是很開心!」
一位過去非常「黏」老妻的銀髮伯伯,終於聽從老妻的建議,參加「吃喝玩樂派」社團,他笑呵呵地說:「我的生活一下子多了20多個好朋友,幾乎都是夫妻檔,今天去爬山,明天去看畫展,後天去吃民間小吃,大家輪流安排,錢又不用花費很多,生活變得充實多了。」
原來,「老伴」是多多益善,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練和生活智慧,當彼此擦出生命的火花時,那種笑聲、招呼聲和分享的話語,在在刺激著身心的活力哩!
記住哦!「老伴」不能只有一個!看看四周吧!
「老伴」在銀髮族的世界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,因為,兒女們忙碌的忙碌,離家的離家,身旁是否有幾位談得來的陪伴者成了不可忽略的事。
銀髮族一定要走出家門、走進社區、參與社會的脈動,更重要的是去結交「老伴」: 希望等我老的時候有超過20個老伴.....
別把它跟配偶劃上等號!老伴不等於另一半ㄛ!